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表彰全国模范法院全国模范法官的决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05 23:11:04   浏览:952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表彰全国模范法院全国模范法官的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表彰全国模范法院全国模范法官的决定

法[2012]18号


2008年以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主题教育实践两项活动,审判执行、队伍建设、司法改革、司法政务管理等各项工作深入发展,实现了队伍素质、审判质量、司法公信力的有效提升,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全国法院广大干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积极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和司法核心价值观,情系人民群众,倾心司法事业,紧贴时代脉搏,自觉服务大局,以实际行动为人民司法事业增光添彩,英雄模范人物辈出,展示了新时期人民法院干警的卓越风采。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励队伍,鼓舞士气,讴歌先进典型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先进事迹,褒奖先进典型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根据《人民法院奖励暂行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授予39个法院全国模范法院荣誉称号,授予66名个人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希望受到表彰的模范集体和个人珍爱荣誉、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工作中再立新功,再创佳绩,再铸辉煌。

最高人民法院号召,全国法院系统要认真组织开展向全国模范法院和全国模范法官学习的活动,迅速掀起学习先进、争当先进、促进工作的热潮。各级人民法院要以全国模范法院为榜样,努力深化三项重点工作,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实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全面提升司法工作水平,切实承担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任。全国法院广大干警要以全国模范法官为榜样,学习他们牢记宗旨、司法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们爱岗敬业、服务大局的责任意识;学习他们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与时俱进、甘于奉献的优良作风,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让人民满意的工作业绩。

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及广大干警要在先进典型的感召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创先争优的激情,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开创人民司法事业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附:

全国模范法院、全国模范法官名单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八日

全国模范法院名单

天津市

蓟县人民法院

河北省

隆化县人民法院

黄骅市人民法院

山西省

洪洞县人民法院

内蒙古自治区

包头市昆都仑区人民法院

辽宁省

海城市人民法院

吉林省

延吉市人民法院

黑龙江省

宝清县人民法院

东宁县人民法院

上海市

闵行区人民法院

江苏省

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

浙江省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

安徽省

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

福建省

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法院

江西省

南丰县人民法院

山东省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

东营市东营区人民法院

河南省

睢县人民法院

遂平县人民法院

湖北省

兴山县人民法院

湖南省

浏阳市人民法院

广东省

从化市人民法院

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法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玉林市玉州区人民法院

海南省

海口市秀英区人民法院

重庆市

北碚区人民法院

四川省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法院

贵州省

石阡县人民法院

云南省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

沾益县人民法院

西藏自治区

拉萨市城关区人民法院

陕西省

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法院

甘肃省

榆中县人民法院

青海省

湟源县人民法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吉县人民法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源县人民法院

解放军

北京军区河北军事法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奎屯垦区人民法院

全国模范法官名单

天津市

包津燕(女) 滨海新区人民法院滨海人民法庭副庭长

河北省

马卫国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院长

任红彬 大名县人民法院院长

刘秀娟(女) 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

胡永军 唐山市丰南区人民法院院长

山西省

白 婕(女) 永和县人民法院审判员

何云霞(女) 灵丘县人民法院东河南人民法庭庭长

内蒙古自治区

关景滨(满族) 武川县人民法院院长

吴双喜(蒙古族) 通辽市科尔沁区人民法院院长

辽宁省

邱忠翠(女) 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审判员

盖 龙 大石桥市人民法院官屯人民法庭庭长

黄丹凤(女) 沈阳市苏家屯区人民法院林盛堡人民法庭庭长

吉林省

马新英(女,回族) 吉林市丰满区人民法院副院长

翟树全 农安县人民法院哈拉海人民法庭审判员

黑龙江省

石光煌 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审判员

徐立新 青冈县人民法院副院长

潘英华(女) 鹤岗市南山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

上海市

马超杰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

江苏省

庄金奎 沭阳县人民法院副院长

郭祝山 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法院副院长

蔡裕华 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审判员

浙江省

朱学军 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法院预备审判庭副庭长

徐步茜(女) 缙云县人民法院巡回审判庭副庭长

安徽省

何允芝(女) 涡阳县人民法院花沟人民法庭副庭长

蔡胜普(女) 铜陵市铜官山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

福建省

兰惠琴(女,畲族) 古田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

江西省

朱钦莲(女) 南康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

杨丽芳(女) 上饶市信州区人民法院沙溪人民法庭庭长

山东省

马海兰(女) 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

王永涛 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半程人民法庭庭长

王爱新 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信访处处长

田新民 无棣县人民法院碣石山人民法庭庭长

河南省

王卫东 温县人民法院北冷中心法庭副庭长

朱 梅(女) 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

杜文君 安阳市文峰区人民法院副院长

湖北省

李 冲 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法院执行庭副庭长

陈升霄(苗族) 宣恩县人民法院晓关人民法庭庭长

傅献成 高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副庭长

湖南省

田丽霞(女,土家族) 龙山县人民法院纪检组组长

杨宗文 郴州市北湖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禹盛卿 邵东县人民法院廉桥人民法庭审判员

广东省

陈光昶 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审判员

林保南 湛江市坡头区人民法院院长

曹 林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审判员

黄植忠 博罗县人民法院园洲人民法庭副庭长

广西壮族自治区

陈玉萍(女) 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

黄登林(彝族) 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德峨人民法庭副庭长

海南省

王 娜(女) 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

四川省

向杜梅(女) 高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副庭长

梁 山 安岳县人民法院周礼人民法庭审判员

雷昌根 内江市东兴区人民法院高梁人民法庭庭长

贵州省

龙炳书(苗族) 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

周亚琼(女) 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

云南省

龙进品(回族) 南涧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公郎人民法庭庭长

李承平 腾冲县人民法院猴桥人民法庭庭长

西藏自治区

云 登(藏族) 林芝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员

陕西省

屈 蓉(女) 西安市灞桥区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副庭长

胡振华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法院副院长

甘肃省

宁兰红(女) 张掖市甘州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

张世栋 永昌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

青海省

陈 龙 乐都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

宁夏回族自治区

马自应(回族) 同心县人民法院下马关人民法庭庭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任红梅(女) 吉木萨尔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

努尔麦麦提·肉孜(维吾尔族) 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

解放军

刘红兵 广州军区湖北军事法院院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刘 飒(女) 农二师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北京、上海、广州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经验的通知

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


关于印发北京、上海、广州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经验的通知

建质防函[2005]2号


有关省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北京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有关城市建委,有关地铁(轻轨)运营公司:

  为交流各地的地铁安全管理经验,提高地铁安全管理水平,现将北京地铁公司、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广州市地铁总公司在2004年11月11日我部召开的地铁安全管理工作座谈会上的汇报材料印发给你们,供你们在地铁安全管理工作中参考。

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
二○○五年一月五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的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建设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铁道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务院法制办等九单位联合发出“建质[2003]17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北京地铁公司按照北京市领导关于“国办秘书局转来国务院领导同志在《国外地铁安全事故的警示及对策》一文上的批示”,并针对《北京市公安局关于北京地铁当前存在的隐患及对策的报告》,结合北京地铁运营生产的实际情况,与相应的设施、设备、车辆及其运行状况,多次召开专题安全会议认真分析研究地铁的安全态势和对策,特别是针对177号文件提出的关于加强七个方面工作的意见,对照检查北京地铁的安全现状,制定了工作措施计划,立足着力抓好各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防范措施的落实工作,使北京地铁安全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以下就北京地铁的工作情况作一汇报。

  一、进一步提高对地铁安全工作的认识,强化北京地铁全体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

  处于地下的空间,形成封闭的环境,聚集密集的人员,通风和疏散都受到极大的限制是地铁十分突出的弱点。如果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伤亡损失往往非常惨重。近几年地铁又成为破坏与恐怖袭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地铁安全工作的特殊性和脆弱性日益突出。加强地铁的安全管理,做好地铁的安全工作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首都社会稳定,是一件功在当代、荫及子孙的大事。所以,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地铁安全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和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认真落实北京地铁“治、控、救”的安全保障体系,将维护地铁的安全、保障安全运营作为我们首要职责,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切实抓好。北京地铁从健全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入手,力求真正把地铁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地铁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人人真正理解北京地铁确定的“安全生产靠基础取胜,抓小防大,安全关前移”安全管理指导思想的内涵,积极防范地铁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局面。

  为此,北京地铁公司就“关于北京地铁安全隐患治理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公司领导及时传达和学习了国务院和市政府有关部门文件及国务院、市有关领导的批示,认真分析了北京地铁的安全生产形势,并结合北京地铁特点,进行了总体工作部署,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一是要再深入地汲取韩国大邱市地铁1号线发生火灾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运营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北京地铁各项事故突发预案,举一反三,全面检查安全防范工作。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治安保卫工作,特别是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管理。三是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为广大市民和各方乘客提供方便、周到、优质的服务。四是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坚决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信息畅通。五是针对地铁安全形势,在全公司所属各单位自检自查的基础上,进行消防、安全隐患全面大讨论、大检查、大整治活动。

  二、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依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

  1、贯彻《安全生产法》全面提高北京地铁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安全生产法》颁布以来,北京地铁公司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学习,先后组织培训班87期,在职干部职工共有13000余人参加培训,并组织考试合格。同时组织各级专职安全干部进行《安全生产法》、公安部61号令和国务院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及北京市政府《安全生产条例法》的脱产学习,以及安全管理工作研讨会,加快提高专职安全管理干部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公司各次安全宣传贯彻工作中,始终由公司领导亲自挂帅,部室及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牵头,充分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优良作风,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利用报纸、宣传专栏、黑板报、征文、演讲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教育。连续三年分别举行安全月主题大型宣传活动,共制作悬挂横幅268条,张贴宣传画6612张,出板报1360余块,此外还办宣传专栏462块(期),编印各类安全报刊67期总计266版,举办安全知识竞赛22次,5800名干部职工参加了《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答题活动,营造出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安全法律法规的浓厚氛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全公司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了自身在安全生产中的权利、义务和应承担的责任,及其不尽职尽责的后果。

  2、建立健全地铁运营安全组织体系,夯实安全基础,明确责任目标

  安全组织是实施安全管理的主体,是安全工作的组织保证。北京地铁三十多年安全运营实践证明,做好安全工作,必须狠抓基础建设工作,立足基础取胜。我们从健全安全管理组织入手,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安全运营生产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地铁安全管理组织三级安全网,分别负责各级安全工作的组织管理。逐级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防火安全委员会、运营安全委员会、劳动安全委员会和交通安全委员会,所属分公司安全保卫科作为各级组织专职安全监察管理部门,负责其单位年度安全目标、计划的制定、实施、对策研究、监管工作以及各级安全组织的建设等任务。目前,北京地铁公司共有专职安全管理干部134人,640个班组配备专兼职安全员708人,占职工总数的7.3%。并已形成了一个从公司总部直到班组的健全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实施着有效的安全管理职责。

  北京地铁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分体现了“职责清晰、层层管理、衔接紧密、覆盖面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北京地铁公司坚持了每年度与各分司签订“年度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建立了双向挂钩的考核制度。我们根据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工不同的工作性质、任务,对各个职务、岗位的职责进行分层量化、逐项界定,分别制定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及“岗位责任制”。各二级单位厂段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从而基本上解决了安全管理“由谁负责、怎么负责、不负责怎么办”的问题。

  同时,北京地铁针对一、环线老线车辆、设备老化造成故障率较高等问题,采取了积极防范措施。一方面不断强化广大职工的质量意识,树立其“质量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质量问题就是事故”的新观念,积极开展向“漏检漏修和维修不到位宣战”等活动,开展质量项点控制活动,推广精检细修的经验,确保车辆设备的良好状态。另一方面,针对车辆设备的老化问题,我们加大科技投入,开展科技攻关,并加大对车辆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面对一时难于解决的问题,我们分门别类,制定了预防事故“十防一百条措施”和“二十三项重点部位承包责任制”,从上到下,从公司领导、各分公司领导直至班组职工,层层承包,逐级负责,死看死守,严密监控隐患状态,防止事故发生。

  公司改制后,及时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与地铁运营实际情况,组织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系统完善和补充,出台了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防安全责任制、运营安全责任制、交通安全责任制、劳动安全责任制,从各级领导、各级组织、单位、各个岗位细化了相应的安全生产职责范围,同时还完善了公司安全生产监督职责体系,制定出台了干部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等,配以安全生产其他相关责任制,如签订了安全生产承包责任书、交通安全责任书、消防安全责任书等,从而细化了安全责任制的内容,并形成了完整健全的安全责任体系。

  三、北京地铁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1、建立北京地铁“治、控、救”安全控制体系。

  在长期的运营生产实践中,我们以“抓小防大、安全关前移”的地铁安全管理思想为出发点,建立了一套“治、控、救”相结合的安全控制体系,“治”是治理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控”就是加强管理,控制各种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救”就是在发生险情和故障的情况下,以最快、最有效的办法减少损失,恢复运营。我们始终坚持围绕着“人、机、环、管”四大要素开展工作。大力推进安全基础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在全体职工中开展“向违章违纪宣战”、“向漏检漏修和维修不到位宣战”等活动,以及各类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对车辆设备做到精检细修,对影响安全运营的故障加强分析,发挥科技优势,开展专项治理,有效降低故障率,提高了车辆、设备的运行技术水平。在环境方面我们不断加强对施工作业及各类生产活动内、外环境的管理和整治。特别是随着城铁13号线、八通线的开通,针对其新的特点,加强与公安及沿线各区的合作,努力取得媒体支持,密切联系配合,共同创造良好的安全运营环境。

  为不断挖掘加强“治、控、救”安全体系控制功能,北京地铁公司坚持一年一度的安全工作会制度,分析安全形势、明确工作思路、制定安全目标、研究有效对策、完善体系功能;坚持每年二次的暑期和冬季运输工作会制度,对如何顺利完成这两个重要阶段的工作进行动员、做出部署;坚持安全例会制度,及时分析我们的安全状况和形势,力图准确地把握安全动态;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生产交班会制度,协调解决安全运营生产中每一个实际问题。实现不断发挥“治、控、救”安全体系控制的积极作用。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规定,营造安全管理制度化氛围。

  严格科学的规章制度是我们强化科学管理的前提。经过多年努力,北京地铁已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公司目前已有现行安全管理规章50个,技术管理规章18个;二级公司制作安全文件汇编7册,安全管理规章136个,技术管理规则32个。这些规章制度基本涵盖了地铁运营生产安全的各个方面,为确保运营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3年北京地铁在又一次改制后,公司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职工工作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特种设备管理规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规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劳动用品发放制度、职工因工伤亡事故报告处理规定等八项管理制度方面,结合改制和安全运营管理实际情况又进一步进行编制、修改、补充、完善工作。使地铁干部职工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特别是针对改制后基层单位的变革情况,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基层单位始终是地铁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北京地铁在认真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基层单位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力,适时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目前7个基层单位都系统地对各自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和完善,出台了各自的《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在安全管理职责得到落实的同时,形成了各自的管理特色。为今后安全管理的进一步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打下基础。

  同时,北京地铁充分注意到,在随着地铁车辆、设备、管理的不断变化,以及轨道交通的多层次、立体化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面对新情况,新特点,要及时对规章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如:13号线、八通线是北京以地面露天运营为主的线路,与地下运营相比,受雨、雪、雾、风等外界影响较大,行人穿越线路等问题频频发生,我们及时调整制定相关安全管理规定,保证了安全运营。

  3、科学探讨对安全管理工作新模式,加快安全监管的实效性

  严格有效地安全管理离不开强有力的安全监督。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大,管理体制、运营机制、行车设备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此我们进行了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

  (1)研究、实践安全管理工作新模式,实现两个观念的转变。

  对安全事故管理的“事后分析”是一般常规作法,即在出了事故后,才根据事故的情况,提出对策,防止再次发生。但这种做法属于下策,极易形成疲于应付的被动局面。在安全管理中,我们提倡的是:预防为主、超前防范、安全关前移,所以在安全管理中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由事后分析向超前预测转变。运营生产实践证明,真正掌握安全主动权,必须建立超前防范的机制和手段。

  我们通过完善的安全分析和监察网络及时分析掌握事故发生前的苗头和征兆,研究安全对策,对症下药,从小事中发现倾向性的问题,搞好预测、预想和预防。并运用相应的对策,防止大事故的发生,比如我们从历次安全检查中加以汇总,找出了影响安全的几个倾向性问题,及时克服“重视大问题,忽视小情况”的问题,确立了“抓小防大”事故的超前防范的管理思想,有效地杜绝了事故的发生。二是由查找事故的直接原因向剖析事故的深层次原因转变。变“就事论事”为“就事论理”。对发生的事故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领导层、管理层上剖析深层次原因,然后从加强管理的高度,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

  (2)转移安全监管工作重心,保证安全监察的有效性

  一是转移安全监管重心,加快现场作业监控检查频率,实施安全检查与制度化监察相结合机制,把安全检查列入每月生产计划,加大作业过程动态控制。其次建立安全管理工作新模式,防止以管代监或以监代管。管理工作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同时还应进一步突出安全监察工作的实效性,注重内部监管与外部监控相结合,努力构筑一种“内管外控”、“纵向管理与横向包保”相结合、同体管理与异体监督相结合的全新模式,组织开展北京地铁各工种岗位的联合安全监察体,开展纵向与横向的安全力度监控检查。通过过程和效果的双重检查考核,确保安全生产的有序可控。

  (3)建立抢险指挥体系,完善抢险救援工作预案,强化人员培训和系统救险功能辟。

  为迅速有效处置北京地铁的运营事故及各类突发事件,我们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组织编制了《北京地铁地铁运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该办法对北京地铁因机车车辆、供电设备、通信信号、机电设备、线路设备等故障而引发的事故,以及发生火灾、爆炸、毒气袭击等事件的处置从组织指挥、报告程序、抢险力量组织、救援工作开展、现场事故调查、接待新闻采访、以及客流组织疏导和事故现场以外区域的防护方案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预案,用以指导各专业人员迅速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针对韩国大邱地铁发生特大纵火案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我们组织各专业人员,结合北京地铁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制订了北京地铁火灾、爆炸、毒气袭击等人为破坏事件先期应急处置工作要点。此要点作为在事故第一时间内的应急处置,我们特别注意与北京市整体的防爆处突工作相结合,使地铁综合抢险功能进一步加强。

  北京地铁运营公司所属7个生产单位均建立了专、兼职人员共同组成的抢险救援组织,形成了抢险救援网络,并绘制了相关的交通路线图。目前,公司现有抢险车辆22部、专职抢险人员52人、兼职抢险人员368人。供电公司设有专职消防抢险队,车辆一公司、车辆二公司、线路公司、通号公司、机电公司设有专业抢险队,均配有专用抢险车辆和救援工具备品。

  近期,北京地铁结合地铁及露天线路运营实际发展,为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在原有抢险设备的基础上,又投资522.43万元购置了抢险用呼吸器;投资59.5万元为一、环线各站购置了防爆桶;投资23.45万元,购置了应急用小型呼吸器,配置于所有的地铁车站和重点、要害机房、工区;根据消防工作的需要,投资266万元购置灭火器材;调整、改造站台、站厅疏散通道,事故应急照明系统;进行了车站疏散标志的改造,并将对全线车站进行安装施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抢险工作的硬件水平。同时我们制定了关于抢险演练工作的有关规定和制度,通过几年实践,我公司的抢险救援体系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强化,做到了人员、器材、措施的三落实。

  为落实预案和提高抢险人员的技能,运营公司制定了抢险演练制度。各公分司根据自己专业不同制定了抢险演练计划,并按规定进行演练。2004年北京地铁公司开展抢险演练工作情况如下:

  公司元月份组织了“列车爆炸迫停在隧道内的应急处置”演练;各分公司均进行了“消防” 演练;车辆一公司、二公司分别进行了 “列车掉道起复”“列车火灾”和人员疏散的演练;客运公司进行了突发事件“车站工作人员抢险和乘客疏散”的演练。

  4、目前北京地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情况

  地铁车站站台、站厅、通道等人员集聚处疏散能力及状态、疏散标志设置、应急照明设备状况经整改已符合消防规定;地铁公司在车厢内设置了1584块消防宣传广告;地铁开展专项整治通风亭、出入口被围堵处共29个,目前已解决22处,另有7处正在解决之中;35KV旧变电站清理废油工作共7处,目前已完成4处,其余3处正在处理之中(八宝山、建国门、前门站);1、2号线防灾报警、防排烟系统、加装气体灭火系统、消火栓加装、消防给水改造等五项治理工作已列入1、2号消隐改造工程项目计划,地铁公司将按计划逐步完成各项消防改造任务,其中:防灾报警32个站、防排烟系统30个站、加装气体灭火系统32个站、消火栓加装32个站、消防给水改造32个站。

  通过地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以加快北京地铁消除各类事故隐患的速度,落实预防事故的各项措施,确保地铁安全运营,为地铁广大乘客提供安全优良的出行乘车环境。

  5、北京地铁开展公众安全宣传教育情况

  为确保地铁安全运营,北京地铁公司制定了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乘客乘坐地铁的安全意识,自觉执行乘坐地铁的有关规定,掌握和提高地铁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自救、互救和逃生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1)阶段性工作与年度计划相结合,以阶段性工作成果促进年度计划的实施。

  根据年度内不同时期的活动特点如“春运”、“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日”等组织相关“宣传周”“宣传日”在地铁车站举行活动。在活动中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悬挂横幅、串旗、彩旗,设置宣传台,由相关领导、工作人员向乘客发放宣传品,回答乘客咨询,向乘客赠送安全知识纪念品等。

  (2)开展地铁网站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安全知识、自救逃生技能、安全法规等知识和规定的登载。

  (3)积极主动与新闻媒体配合,取得其支持,进行相关安全知识和情况的报道,扩大宣传范围和力度。

  (4)运营公司安全部门编制“地铁乘客须知与避险手册”“乘客遇险怎么办”等宣传材料,在各项活动中向乘客发放。

  2004年计划落实情况:

  根据年度计划2004年元月份印制年历(挂历)15000本;安全宣传台历15000本,安全知识板历5000本。并向乘客及职工进行了发放。

  2004年1—3月,积极与新闻媒体配合进行了有关安全知识的报道和连载。共进行9次,其中北京晚报连载4次,晨报连载2次,北京青年报登载1次,北京电视台报道2次。

  公司安全部门完成了“地铁乘客须知与遇险手册”的编制,并对其进行了分解,制定出“乘客遇险怎么办?”的宣传教育材料,同时与正秋公司合作完成了部分印刷。

  4月23日完成了部分重点站站厅宣传品发放柜的安装(如复兴门、西直门、东直门、建国门、阜成门、军博、东单),并于25日起开始发放宣传材料,计划发放材料时间5天,每天发放6万册,共发放30万册。有关宣传材料报上请予指导(注:4月份为重点站试点)。

  5-6月份开展的“公众安全宣传教育周”活动,并在重点站实验成功后,开展在1#、2#线各站进行“宣传柜”的安装,按年度计划安排进行对公众的安全宣传品发放和有关宣传教育工作。

  11月3日至9日定为地铁公司“119”消防宣传周。北京地铁报开辟“119”消防宣传专栏,刊登防火知识、法规规定及有关文章;各单位要在公众场所、厂、段、车间、班组设立消防宣传栏、消防宣传灯箱、黑板报、简报、横幅、安全知识竞赛、网站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活动。要求各单位要召开“119”消防日宣传活动会议,进行认真研究、周密部署,积极动员职工群众投入到宣传活动中来,掀起消防宣传活动高潮。11月9日上午公司各单位要在辖区(地铁重点车站:西直门、复兴门、前门、建国门、东直门站)设立“119”消防日宣传站,发放地铁消防安全知识材料;收集对消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开展消防知识咨询;发放市政府致法人、市民公开信等活动。

  公众乘坐地铁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要使之形成制度化、系列化、规范化。努力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地铁乘车规定,掌握自救逃生技能,以确保安全出行,确保地铁安全运营。

  2008年北京轨道交通线路里程将达到300公里,多层次、立体化的发展也给我们的安全运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北京地铁牢牢把握“安全是地铁的生命线”这一永远的主题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我们的“安全是基础,服务是根本,效益是目标,管理是手段。”的工作方针,团结北京地铁万名员工决心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再创北京地铁安全生产新佳绩。

北京地铁公司

2004年11月11日

认真整改安全隐患 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是上海轨道交通的骨干企业,目前负责一、二、三号线的运营管理任务,线路总长65公里,共计48座车站,其中地下车站23座,地面车站9座,高架车站16座。目前日均客运量超过130万人次,最高日客流达179.2万人次。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得到国家建设部、市府、市建委等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帮助。公司始终把地铁运营安全放在企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运营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近年来,特别是韩国大邱地铁发生火灾之后,市府专门召开相关会议,公司也多次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研究整改措施,积极发动干部、职工通过多种有效的办法,查找不安全隐患,并邀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消防局、轨道公安分局来公司协助检查、指导。通过大量的工作,查找出各类隐患共有11大项,落实整改经费,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间,对一些重大隐患及时向上级汇报,积极争取支持,确保地铁运营安全。根据建设部召开地铁安全管理工作会议要求,现将我公司就《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充分认识运营安全的重要性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主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逐级安全责任制,明确安全职责,齐全安全管理网络,牢固树立“地铁运营无小事”的观念,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扎扎实实地把地铁运营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对现代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安全工作始终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公司各级领导历来都十分重视。地铁运营的特殊性,决定了地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由于轨道交通具有线长、点多、面广的特点,客流密集,特别是地铁深埋地下,环境封闭,在通风、客流快速疏散等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对运营安全防范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国家的地铁成为恐怖袭击和人为破坏的重要目标之一,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市内其他的公共交通工具。这些突发事件很难防范,而且一旦发生,往往后果不堪设想,危害相当严重。去年韩国大邱地铁特大纵火案以及年初莫斯科地铁爆炸案等就是典型的事例。因此,对轨道交通来说,做好安全工作不仅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而且社会影响大,所以做好地铁安全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二、加强检查,落实整改,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为吸取韩国大邱地铁发生特大火灾等事故教训,公司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具体整改工作,落实具体防范措施。涉及的主要整改项目有:

  1、拆除地铁一号线设备、管理用房小空调321只,由于室外机大部分安装在吊顶夹层内,散热效果差,且使用时间长,造成安全隐患,现改成VRV(小型集中式空调系统)。通过改造,不仅大大降低了站内空调的散热量,拆除了大量的临时线,保证了安全,同时提高了车站空气质量和制冷效率,改善了车站职工和设备用房的工作环境。

  2、一号线增加消防无线通讯系统,确保地铁车站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满足消防抢险队员在车站出入口附近主要地面道路、站厅、站台及区间隧道范围内消防指挥员与战斗员之间的通话呼叫,实行无线通信联系。另外配置无线对讲机110对,加强车站内的通讯联络。

  3、配置防毒面具178套,己分发到23座地下车站,并对职工进行了专业培训,以备紧急状态下随时取用。

  4、地铁列车车厢内改造了车载灭火器支架,增设了256套灭火器材,并在车厢内的醒目位置设置发光式的指示标志,注明取用方法,方便乘客在紧急状态下使用。

  5、地下车站应急疏散指示标志不规范,数量不足,现增加21701只灯光疏散标志,同时增加了三号线安全禁令标志116条,完善安全防范措施。

  6、一号线12个地下车站站台增加水喷淋设施。

  7、拆除部分车站影响通道疏散的商铺,共拆除人民广场、徐家汇等车站商铺135家,拆除营业面积1300平方米。同时增设地下车站疏散门46处,总计长度245米。

  8、今年4月份接管三号线前,被盗S棒45根,通过增加技防、物防、人防设施,目前盗窃现象明显减少,确保了运营安全。

  9、对一号线车站安装屏蔽门。经过大量的前期试制准备工作,选择客流量相对较小的衡山路站作试点,为一号线全线安装屏蔽门积累技术和施工经验,目前正在进行各项试验,争取早日上马。

  10、加强车站危险品查堵工作,2003年共查处2724件,收缴1431件,治安拘留180人。2004年1至10月份查处2694件,收缴1507件,治安拘留54人

  上述各类整改费用投入除屏蔽门外共6500万元左右。

  三、加强防范,完善预案,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有效性

  为及时有效地处置在轨道交通车站、电动列车、区间线路等处发生危及乘客人身安全的特大火灾及爆炸、毒气等案(事)件,减少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的损失,根据上海市地铁抢险指挥部要求,在原有《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轨道交通火灾、爆炸、毒气案(事)件的现场处置预案》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对预案又进行了具体的细化,并具有可操作性。

  每年与轨道公安分局联合开展大型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演练,并进行认真总结,不断完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各专业分公司结合当前多线运营的实际和轨道交通地下、地面、高架立体式运营构架的特点,经常开展日常演练,增强职工防范意识,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操作水平。

  去年11月9日,为贯彻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提高本市公安消防部队和地铁员工处置轨道交通突发事故的能力,掀起本市第十三届“11.9消防日”活动高潮。由上海市消防局、轨道公安分局、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地铁灭火救援演习”在地铁二号线人民广场车站隆重举行。上海市副市长杨雄,市建委、公安局、消防局、交通局等各级领导参加了观摩。市消防局出动30余辆消防车,共有公安民警及地铁职工近千人参加。此次演习是公司成立至今最大的一项演练活动,具有涉及面广、级别高、规模大、模拟性强的特点。

  今年八月,结合地铁反空袭、反恐怖活动,公司组织民兵与上海市警备区、市民防办等单位开展了防化救援演练,同样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开展各类演习,对应急处置预案的科学性、适用性、可操作性是一次实战检验,更主要的是广大职工从模拟火灾扑救中体验到实战的感受。我们将通过演习进行不断总结,逐步完善、细化,进一步提高处置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并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地铁一方平安。

  四、加强宣传,强化培训,提高运营安全的有效性

  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是运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从1993年5月,上海地铁一号线南段建成通车以来,上海轨道交通运营已逾11年。我们始终把狠抓运营安全作为贯穿每年工作的主题,坚持不懈地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和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安全工作的得失,主要存在以下2点不足:

  1、运营安全管理上尚有薄弱环节。近年来,随着上海轨道交通从单线运营到多线运营,广大市民对轨道交通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对运营管理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司员工的安全意识、危机管理意识和安全责任心还不够强、员工处理突发事件和化解各类危机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2、员工队伍素质尚不能完全适应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要求。随着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量十分大,公司有很多新进员工,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还不够强。

  针对这些状况,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岗位技能、各类事故案例等教育培训的力度,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增加干部和职工的安全意识及业务技术水平。

  在宣传教育方面,我们通过开展“安全管理年”、“安全生产月”、“119宣传日”、“安全生产金点子”等多种活动,并以此为载体,加强宣传教育,增强职工安全防范意识。针对韩国大邱地铁火灾事故,我们及时辑录了国内各新闻媒体报道选编成册、对日常运营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我们及时编成《事故案例》印刷成小册子,供职工组织学习,认真吸取教训。同时还通过《地铁报》、《地铁风》、地铁车站荧屏广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营造一种“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在强化职工培训方面,我们每年年初制定计划,进行有序培训,对新进职工进行三级教育,对各基层单位安全责任人,安全保卫干部进行上岗培训,特殊工种,列车司机,消防环控值班人员,总调所工作人员每年进行复证,做到持证上岗,同时还组织各车站值班站长业务培训。

  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有力地提高了干部和职工的业务素质和技术素质,为确保运营安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五、目前上海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1、运能与运量的矛盾相当突出。轨道交通快速增长的客流,以及受车辆总量不足、采购滞后、设施设备不到位等客观条件制约造成的运能“瓶颈”,对运营安全带来较大隐患,成为困扰上海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上海轨道交通目前的车辆配置数,在国际上与其他城市相比,相当于仅用1/3~1/2的运能来承担其他城市同样的运量。尽管公司已想方设法挖潜增能,但运能与运量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2、运营设施设备不到位,制式不一致。一方面,运营设施设备尚未完全到位,如三号线仍处在试运营阶段,车辆、自动信号系统尚在调试运行中。另一方面,车辆、信号、自动售检票系统等既有的运营设施设备在制式上不统一,不兼容,而且备品备件又不通用,既对安全运营增添了难度,又增加了运营成本。此外,部分设施设备投用时间较长,一号线设施设备老化问题比较严重,车辆等已经进入大修。这些问题,对轨道交通正常运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3、已经交付运营线路潜在安全隐患对运营安全带来很大压力。由于各种因素,个别已交付的运营线路存在着边运营,边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的状况。这些安全上的隐患对轨道交通正常运营带来很大压力。目前三号线正在申报市消防验收。

  4、外部因素对运营安全造成很大影响。许多在建、新建、改建工程对轨道交通正常运营带来影响。目前,仅轨道交通在建线路等需运营公司配合的项目就有13项。外来的人为因素也对轨道交通正常运营构成较大威胁。据统计,近年来,由于外来人员或乘客擅自进入隧道、轨道等各种原因侵入限界的事件时有发生,最近两年频率更高,几乎每天1起,据统计今年1至10月份共有248批,321人因各种原因进入,而且在轨道交通线路自杀情况也较较以往增加,这样都不同程度对运营造成了影响。

  5、新线设计、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不能满足运营需求。这实际上也反映了在轨道交通设计、建设中还缺乏一些需严格执行的规范标准。

  我们必须正视上述这些影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各类问题,并要集中精力,通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

  六、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对策和思考

  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工作关键在于抓好管理,抓好落实。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安全运营为中心,狠抓运营质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和安全管理网络,在员工中进一步强调了“安全乃企业立身之本”的观念,在运营安全管理上强化各项措施:如健全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立安全责任风险抵押金,坚持领导干部安全责任追究制,对15分钟以上晚点无理由追究相关单位和领导责任,进一步强化安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配合有关方面着手制定《上海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技术规范》,细化各类应急预案,使其更具操作性;加大安全整改力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安全检查、考核,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技能,积极开展运营演练,增强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对影响运营安全的设施设备各类隐患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加强运营设施保障,不断提高设施设备完好率,确保运行状态良好;加大运营安全投入,公司与市科委确定了影响运营安全的八大课题,并联合投入1500万元,组织专业力量专门进行课题攻关,强化安全技术保障。公司通过强化各项措施,使运营安全处于受控状态,运营质量不断提升,运营图兑现率和列车正点率逐年提高,运营晚点大幅下降。

  在积极采取各项措施的同时,我们认为,在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上有以下问题值得思考和探讨:

  1、建立运营安全评估体系,全面评价运营安全状况

  随着全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承担城市公共交通客运任务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对安全正点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轨道交通各个系统与设备的可靠性、运营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处理事故和故障的及时性是安全正点运行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如何正确、客观地评价运营安全状况,提出安全性、可靠性改进措施,就需要建立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体系。从今年开始,与高校联手,由市科委立项,开展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研究,建立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模型,并开发相应的评估软件。通过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体系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对正确评价自身运营安全现状,修正管理偏差,提高运营安全综合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国内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相继投入运营,国内轨道交通行业如能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营安全评估体系,确定统一、规范的安全评估标准,将对整个轨道交通运营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强化运营安全管理措施,有力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一是利用多种载体,加大消防宣传力度,增强市民安全意识;二是完善修订各类预案,具有可操作性;三是加强地铁各类安全设施的日常检查,将此项工作作为管理制度加强考核;四是在列车车厢内安装对讲系统,保证紧急状态下乘客同司机之间的联络,加快处理安全事故的速度;五是增加地铁疏散的指示标志,为特殊情况下的疏散做好导向;六是今后在设计中,将隧道上方的电缆放到地下,以解决逃生通道问题;七是充分发挥安保、稽查大队的作用,并利用安检仪等设施,进一步加大危险品检查的力度;八是继续对职工加强各类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职工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强化以上措施,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防范,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3、提前介入工程建设环节,实现运营安全保障前移

  运营方是轨道交通工程的最终用户。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运营方的及早介入,有利于运营方及时发现问题,与建设管理等单位共同研究解决,完善工程建设,从整体上提高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水平,使工程建设和运营接管紧密衔接;有利于运营方全面深入掌握设施情况,特别是隐蔽工程的情况,做好投用后的使用管理和日常维护保养;有利于缩短交接和运营准备时间,使工程项目及时投运,发挥投资效益。运营方提前介入工程建设环节,加强与线路的设计、建设单位沟通,把运营安全保障工作前移,对避免二次整改,节约投资,及早发现线路、设备采购存在的问题,确保新线投用后安全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前介入工程建设环节,需要从机制上加以完善,在内容上加以深化,由于提前介入涉及轨道交通的各个方面,要制定有关规定,使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作。我们在这方面也正积极尝试,配合有关方面拟定了《关于上海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单位介入工程建设的方案》,提出了在轨道交通新线项目建议书编制阶段,运营企业确定后,应立即组织运营相关人员介入,并明确了介入的形式和不同阶段介入的内容,从而实现运营安全保障前移。

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2004年11月11日

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的情况汇报

  广州地铁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讲话为指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认识到地铁安全生产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在地铁建设、运营管理过程中,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第一重要工作来抓。

  接到建设部等九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后,我司卢光霖总经理立即作出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必须高度重视”的批示,要求各部门按《意见》精神狠抓落实。总公司及各事业单位、子公司立即组织全体员工学习了文件精神,组织各层级和专业人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根据《意见》的指示逐条对照落实,按文件要求制定了细化落实的措施。总公司组织了安全管理专职人员对各层级落实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和评估,以有效的手段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通过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高了广州地铁的安全管理、设计建设和运营安全的水平。现将我司贯彻落实建设部等九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的情况和做法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安全法规和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地铁安全管理的法规和标准体系,是实现地铁建设、运营和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也是实现地铁安全、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广州地铁高度重视地铁安全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设,积极主动参与地铁法规和行业管理标准的制定工作,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安全规章制度,实现依法依规严格管理。

  首先,树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思想,从推进地铁发展的角度,积极主动参与地铁法规和行业管理标准的制定工作。组织有关专家积极参与《地下铁道设计规范》和国家《城市地铁应急预案》等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制订。积极探索和制订刚性接触网与第三轨结合的供电系统技术标准;屏蔽门与安全门系统技术标准;地铁VI图形与色彩系列标准;线性电机运载系统设计、安装、运行技术规范等。同时,结合广州地铁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实践,积极收集和总结《广州市地下铁道管理条例》的实施情况,主动配合和推进《广州市地下铁道管理条例》的修改和完善。

  其次,健全和落实安全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生产事事有章可循。根据《安全生产法》等的相关法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的各项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结合地铁安全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做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了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建立了以安全管理制度为统领的,包括安全操作规程手册、事故管理规程、应急处理预案等在内的安全规章体系。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意见》的要求,修改完善了《安全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确立了“治防控”的安全管理机制,以制度来规范安全管理各个环节,以规范化保证安全,确保达到事事有章可循。

  地铁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不折不扣地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地铁安全的保证。我们以“铁的要求、铁的纪律、铁的制度”,从严管理、从严要求。通过经常性规章制度培训和学习,让员工清楚理解规章;通过经常性检查督促,让员工严格执行规章;通过经常性分析事故苗头、事故隐患后果,让员工认识到遵章守纪就是保护自己、保护同事、保护企业、保护家庭。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按照“守土原则”落实安全责任,推行“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扛指标”的安全目标管理理念。从总公司总经理、总部经理、部门经理、班组长直到每个员工,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各层级和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形成了全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将安全责任和安全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实行“一票否决制”,建立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将安全生产责任状完成情况作为每层级领导、每位员工的绩效考核、岗位晋升考核标准之一。

  为落实《意见》精神,建立了广州地铁安全评价标准和管理办法,定期对各事业总部、子公司进行安全评价和考核。提出“零宽容”的要求,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苗头和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处理,坚持从管理上找原因、查漏洞、订措施,通过分析查找原因、整改隐患、完善规章来改进管理,举一反三地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各级管理人员中树立“事故发生在基层、事故的根源在管理层”的管理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事事有人负责。

  二、严格工程管理,控制新线建设风险

  地铁工程是百年工程,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新线建设任务繁重,工期紧迫,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高,安全工作具有特殊性,因此,广州地铁新线建设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和施工验收规范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验收。

  在地铁工程建设可行性阶段,组织有资质的单位和专家对线路的安全可靠性、运营状况安全性进行专项论证,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和沙层地震液化判别等专题分析。同时,还论证了施工方法的安全性,包括工程本身的施工安全及对周围环境的安全影响。按照国家勘测设计有关规定,通过招标选择符合资质要求的单位承担设计过程咨询审查以及施工图审查(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授权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审查)。勘测设计单位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资质要求。

  目前,新线工程已按国家关于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的要求,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召开了新线工程初步设计安全预评价报告评审会,对新线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确保建设项目实施后的安全保障,是我国地铁工程项目的首次安全评价,也是广州市安监局首次派出安全生产专家参加的对大型工程项目的安全评价评审,对于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加强对“三同时”工程的监管,将起到示范作用。

  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了安全方面的专篇设计内容。初步设计必须经市地铁工程设计审查委员会审查批复后,方可进入施工图(或施工招标)设计阶段。

  我司及时办理工程安全报建,主动接受政府部门对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及时向施工单位拨付工程安全措施费,确保其施工现场安全保障设施的投入。针对地质情况和施工周边房屋安全的问题,制订二级专项应急抢险预案,一级是施工单位的预案,二级是业主的预案。施工前必须按规定进行有关各方参加的施工图纸会审。督促施工单位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必须按规定程序报审报批,施工方案中必须有安全有关内容,包括安全目标、责任制、保证体系、详细措施、紧急预案等。

  在建设施工阶段,为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安全,在设计方案稳定过程中,不断对工程所采取的结构形式、施工工法等作详细的分析和论证,以保证实施过程的安全。针对地铁参建单位中有部分项目经理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变动较大,有些施工、监理单位首次参加广州地铁工程建设的情况,我司发布了《广州地铁工程建设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和《广州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要求各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人员熟悉并掌握广州市地铁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不断提高参建人员安全文明施工意识,切实加强广州地铁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确保各参建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工程建设实施中实行“小业主、大监理”的管理原则,通过公开招标选择符合资质要求的监理单位进行施工安全管理,监理招标及合同强调监理对安全的监督管理。

  三、充分发挥“一体化”经营优势,切实提高地铁先进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广州地铁在新线设计、建设、开通运营过程中,充分发挥“一体化”经营体制优势,有效实现了企业资源的整合,通过安排地铁技术人员全过程参与地铁新线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调试,将地铁安全的关口前移到设计、建设阶段,将地铁运营的概念贯穿地铁建造的全过程,保证地铁线路按时、安全、顺利、高水平的建成和开通运营。

  在新线规划设计阶段,我们组织技术人员有效介入,在总结既有线路建设和运营的经验教训,将运营现场的经验与实际问题带到规划和设计工作中,使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地铁建设和运营安全的需要,在规划设计中充分预想到乘客换乘条件和紧急疏散的能力,避免在已经出现的问题或预想的问题重复发生,把地铁安全的关口前移到规划设计之中,从而优化线路规划设计,选用安全可靠的设备设施和系统,保证了新线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新线建设阶段,从招投标、设计联络、工厂监造到设备安装调试,我们同样让技术人员全过程充分参与。对发现或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汇总,并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交给建设部门给予合理的解决。通过科学合理地提前介入到建设阶段,既将运营现场的经验带入建设阶段,使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又使地铁技术管理人员提前充分地了解、掌握了新线设备设施的特性和功能特点,提高了建设和运营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为及时接管运营做好了技术和人员的储备。同时,也跟踪监督工程单位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和强制性条文进行,严格执行涉及行车和乘客安全、防火防灾和事故救援等相关标准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在新线联调和演练阶段,地铁技术人员主动承担设备大联调、演练工作,组织编制和实施车辆、信号等设备系统之间的联调方案,通过设备联调充分暴露各系统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实践性地检验了设备系统间的联动工作能力,使运营人员深入地掌握各设备的功能。组织进行包括消防联动演练、时刻表演练、事故救援演练等各类演练,提高了员工的操作设备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检验了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和实际运营组织能力。

  采用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能好的系统设备,是提高地铁安全性的重要基础。广州地铁通过不断创新,大胆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不但节约了工程投资,还有效地提升了运营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二号线在全线开通时,即实现了ATO功能,以行车组织自动化、列车驾驶自动化,减少了人的失误对安全的影响。二号线在国内率先安装了屏蔽门系统,彻底杜绝了乘客跳轨、掉轨的客伤事故。二号线成功研制和应用刚性接触网,有效提高了接触网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改善了弓网关系,降低了弓网关系事故风险。

  三号线是国内第一条最高时速达120公里的快线,区间最长距离超过6 公里,为确保运营安全,经过科学论证,我们采用了移动闭塞等新技术,在防灾报警、隧道通风、乘客隧道疏散等方面有针对性完善了安全设备,在超长隧道轨道侧增设了紧急乘客安全疏散通道。这些措施对运营安全将起到强有力的保障。

  四、树立大安全观念,进一步完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体系

  地铁运营系统是由地铁设备设施、行车组织、员工、乘客和周边环境等众多因素组成的一个庞大联动机,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因素均会对运营安全产生影响。借鉴兄弟城市安全管理经验,广州地铁将行车安全管理推进到运营安全管理的层面,建立起包括行车安全、设备安全、治安安全、消防安全、员工职业卫生与安全、乘客人身与财产安全、防恐反恐安全等方面在内的大安全概念,扩充了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内涵。

  要满足广州地铁线网发展的要求和运营安全的需要,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是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生产安全规范化、系统化管理的有效手段。广州地铁运营事业总部在顺利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的基础上,在2004年全面启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0)项目,通过引入过程管理的理论,使企业在体系宣贯、体系认证的过程中,达到对运营安全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全过程的管理,并且,通过体系的运作达到持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科学管理的需要,不仅可以规范企业安全管理行为,也有助于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质量,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实施,可使职业健康安全的工作贯穿于广州地铁运营生产的整个过程中,使企业能够自觉地执行国家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保护企业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实现企业、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逐步实现本质安全, 尽可能消除安全健康的事故隐患,改进现场安全管理,提高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提升企业形象。同时满足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要求,加强员工的认同感,增加企业的凝聚力,降低公共安全风险,提高社会的认同度。

  五、精心检测、细心维修,提高设备可靠性

  运营设备设施维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铁运营安全与否。为保证设备设施的质量状态,我们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建立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提高维修质量。

  在线网运营下,设备设施的维修不仅要保证质量,还要体现速度。我们采用了先进的设备检测技术和工具,能快速检测设备状态,查找故障点,为及时、准确地掌握设备质量状态,处理设备故障提供了保证。

  在维修管理上,我们采用了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对维修过程中的工时、物料、定额、检修规程等进行全面监控,保证维修计划的落实,全面提升设备设施维修管理,提高维修水平。

  对设备设施的维修管理,我们采用抓“小事”防微杜渐与集中技术力量攻“大事”的方式,做到精检细修,突出重点。在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中,特别抓好车辆、接触网等设备的巡视、检测、紧螺栓、加油、清洁之类等看似简单但却容易引发事故的“小事”,克服麻痹思想,以小防大,杜绝大故障或事故的发生。同时,集中技术力量攻克重大技术问题,对于运营生产中出现的故障或技术难题,组织跨专业的技术攻关小组进行攻关。从设备设施运行质量角度为确保运营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多种形式的演练,提高应急应变能力

  广州地铁树立相对安全的观念,摒弃不出事故就是安全的错误观点。充分认识到危险伴随着运营生产过程而存在和发展,没有永久的安全,在运营生产处于安全状态时,尤其要进行危机管理,在危险与安全对立统一中不断提高运营系统的安全性。

  制定安全教育制度,明确安全教育内容和要求,编制员工通用安全知识和员工安全应知应会,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根据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评定运营生产系统中的各个岗位的安全等级,制定各个等级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要求,对员工进行分层培训、考核,实行安全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同时根据地铁实际情况编写事故案例汇编《警钟长鸣》,认真吸取国内和世界各地接连发生的多起地铁安全事故的教训,研究广州地铁安全措施,要求员工引以为戒、防微杜渐,提高安全防范的警惕性和敏锐性,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故,防止人为破坏事故。

  完善的预案和员工的应急能力是事故苗头和事故能否得到及时、正确和妥善处理的重要保证。经过对韩国大邱地铁特大纵火案的分析,提出事故抢险“5分钟”的概念,即火灾事故发生后,前5分钟是控制事故发展的关键。为提高员工事故发生后前五分钟的抢险、救灾的自救能力,根据广州地铁运营的具体特点和发展,按照九部委《意见》的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各种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处理预案,先后制定了行车设备、设施故障的应急处理预案、特殊气象条件应急预案和车站防火、防爆、防毒、列车火灾处理等应急预案。

  我们在完善各种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制定公司演练计划,定期、不定期地组织进行各层级的、切实有效的各种演练,不断提高各级员工对各种预案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应急应变的能力。我们将演练方法和方式分为桌面演练、实操演练、突发演练三种。其中,突发演练就是采取在被考验者完全不知道时间、地点和内容的前提下,组织者突发性地虚拟设备故障或虚拟“事故”,以检验被考验员工的应急应变能力。通过这种演练,以达到各种设备与各级员工之间的“联调”,提高多工种共同配合抢险作业的能力,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同时也检验设备维保质量和应急功能状态。

  经过几年努力,目前已具备快速处理各类事故能力,如列车起复救援;接触网断线抢修;道岔、线路更换、抢修;控制中心紧急疏散情况下的运营;通信信号中断情况下的运营等。

  为了建立和完善地铁灾害抢险救援联动机制,积极建立地铁运营应急抢险救援机制,我们主动与公安、消防、医院、公交、供电等单位沟通、联系,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提高地铁抗风险能力,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广州地铁积极参与和协助市安委办、市建委、市交委制定《广州市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广州市地下铁道特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广州地铁应急公交接驳预案》,完善了事故抢险领导机构,明确了各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健全了紧急信息沟通渠道,加强了单位间的协作与配合,提高了协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七、延伸“全员安全管理”的外延,致力于建造“安全型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指南(2011年版)》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指南(2011年版)》的通知

国中医药医政发〔2011〕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指导各地进一步做好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和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和优势,我局组织制定了《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指南(2011年版)》。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七日

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指南(2011年版)

前 言

自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医院管理和业务发展等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了系统总结两批共22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工作经验,提炼规律性、规范性做法,指导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好地开展医院管理和建设,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和优势,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国中医药发〔2003〕52号)精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编制分为资料收集、素材整理、实地调研、分类编写、修改完善、专家论证等几个阶段,历经2年多的时间。期间,广泛听取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西医结合医院、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指南》对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的核心要素进行归纳提炼,从医院管理、人才培养、科室设置、专科建设、临床研究、药事管理、护理、文化建设、预防保健等九个方面提出了体现中西医结合医院自身工作特点的要求,力求突出《指南》的实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各类中西医结合医院。由于中西医结合在概念内涵、学科发展方向、医院运行模式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因此希望各地结合《指南》,加强实践,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我局将在各地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指南》,逐步提高我国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管理水平。


第一部分 医院管理

中西医结合医院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向,吸收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特长,突出中西医结合特点,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优势,加强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建设,不断提高临床疗效、医疗质量和管理绩效,促进中西医结合医院可持续发展。
一、制定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落实岗位聘任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和专业结构合理,中西医结合人员应达到规定的比例。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占医师比例不低于60%,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不低于30%。
根据医院的等级和规模,合理配备医院领导班子人员。领导班子中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人员的比例应不低于60%;其余成员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知识培训率达到100%。
医院医务、护理、科研、教育等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中,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人员的比例应不低于60%;其余成员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知识培训率达到100%。
临床科室负责人中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的比例应不低于60%,其余临床科室负责人接受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知识培训率达100%。
临床科室医师中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的比例不低于60%,逐步提高中西医结合人员比例;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不低于40%;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的比例不低于70%。
医院学术委员会中,中西医结合专家比例应达到2/3以上,委员会指导、审核和研究中西医结合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
本《指南》中中西医结合人员特指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师执业资格。
2.中西医结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临床类别医师,同时具有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历或学位;或系统学习中医(西学中班)一年以上并取得结业证书;或入选地市级以上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项目并结业。
4.中医类别医师,同时具有中西医结合专业或临床专业的学历或学位。
二、建立并不断完善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医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要突出中西医结合内涵建设,有保障措施并组织实施。建立符合中西医结合医院科学管理的制度和流程,根据本院的特点不断完善、深入贯彻执行。
实行院科两级管理,制定年度综合目标,完善综合评价体系, 体现中西医结合特点,建立以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为核心、以服务能力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
有教学任务的医院可设置中西医结合临床教研室,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有条件的医院设置研究所(室)等机构,建立专职或兼职的研究人员队伍,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
三、建立中西医结合医院质量管理体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加大指导、培训和监督力度,探索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规范医疗技术准入和应用,完善中西医结合诊疗、护理技术规范,落实对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医疗保障的全面质量管理,促进中西医结合医院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四、制定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规划,推动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保证人员和经费的必要投入。逐步建立完善中西医结合电子病历系统,并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科研提供信息支撑。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逐步构建完善的信息平台,为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和发展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
五、探索形成中西医结合医院核心价值观,创造中医、西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和谐发展、共同提高的中西医结合学术环境和人际氛围。
建立体现中西医结合内涵的院徽、院旗、院歌、院训等文化标识,建立完善的行为规范体系,形成以开放、创新、包容、和谐等为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
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健康促进活动,深入基层,为广大群众服务。通过院刊、网站等多种文化载体广泛宣传,扩大社会对中西医结合的认知。
六、运用卫生经济学等分析和评价方法,科学评价管理绩效,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体现中西医结合综合优势。


第二部分 人才培养

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是开展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及学科建设的重要保证。中西医结合医院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各类人员中西医结合知识与技能培训。
一、西医学习中医
临床类别医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中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鼓励参加有关部门和单位举办的一年以上的系统学习。鼓励临床类别医师参加中医、中西医结合学历(学位)教育。
(一)全脱产学习班
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学习中医理论课程两年以上,完成不少于10—14门的中医必修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850课时;临床实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工作日。
办学资质达到要求,即中医理论课程必须由中医药类普通高校教学部门及其教师承担;临床实习必须由具备中医药类普通高校教学实习资质的教学医院承担。西医学习中医全脱产学习班需省级以上中医药管理部门认可。
(二)半脱产学习班
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在职半脱产系统学习中医理论课程一年,完成10—14门中医必修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750课时;临床实习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工作日。中医理论课程必须由中医药类普通高校教学部门及其教师承担;临床实习必须由具备中医药类普通高校教学实习资质的教学医院承担。
(三)业余学习班
在职业余时间系统学习中医理论课程一年,不少于8门中医必修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550课时;临床实习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工作日。中医理论课程应当由中医药类普通高校教学部门及其教师承担;临床实习医院的资质不限,临床带教必须由具备中级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资质的医师承担。
二、师承培养
培养继承和保持中医、中西医结合学术流派特色和技能的中西医结合医师。
建立名医(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室,以名医带徒的模式,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研读中医(中西医结合)经典著作、撰写读书笔记,跟随名医临诊、分析病案、总结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三、专项人才培养
积极选送人才参加国家、地方、医院立项或举办的专项人才培养项目或培训班。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省(市)级名老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经验继承班”等。
四、护理人员中医知识培养
按照《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要求,开展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
五、现代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培训
鼓励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人员参加国内外专业学术团体举办的现代医学进展讲座、技能培训、学术交流等,到国内外相关医疗机构或专业研究机构研修本专业(学科)新技术、新知识,定期组织专家举办现代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和技能培训。
六、保障激励机制
根据国家、地方相关规定要求,医院制定相关专业的中西医结合人才配置、梯队建设方案,建立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激励、考核制度,建立中西医结合人员的专业技术档案并组织实施。建立中西医结合学科学术带头人(含后备学科学术带头人)选拔、使用机制。医院岗位聘任、工作绩效考核、分配制度要有利于激励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医院年度职工在职教育经费中60%经费用于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经费支出。

第三部分 临床科室设置与建设

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临床科室设置,应以中西医结合科室为主,同时设立针灸、推拿等中医(民族医)特色科室。体现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临床科室应具备符合要求的人员结构、诊疗技术及服务能力,占医院临床科室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其床位数占医院总床位数的比例不低于60%。
一、基本要求
规范中西医结合临床科室命名。临床科室名称应不含“中西医结合”、“西医”字样,也可参考中医医院科室名称规范。采用疾病名称或症候名称作为专科(或专病)名称时,应参照《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命名。三级医院临床科室不少于12个(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皮肤科、针灸科、麻醉科、预防保健科等);二级医院临床科室不少于6个。
建立科室行政管理制度,包括科室建设发展规划、人员岗位职责、人才培养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科研/教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分配制度等。建立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包括三级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并备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诊疗操作规范、科室优势病种诊疗规范以及各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二、人员结构
科室负责人原则上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应当具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应当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临床科室医师中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的比例不低于60%,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中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的比例不低于70%,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中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的比例不低于60%。个别以手术为主的临床科室比例可适当降低。
病房护士长应接受过系统中医知识技能岗位培训,能够指导护士开展辨病辨证施护和运用中、西医护理技术。
三、诊疗技术
制订病种诊疗常规、操作规程,建立、实施、评估和改进流程。技术应用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医疗质量控制规范,定期考核、评估。对于科室长期应用、疗效显著的中西医结合技术及时进行总结完善,并加以推广。开展中医临床路径应用推广工作。
制定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探索中西医结合新技术、新方法。总结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诊疗技术向基层推广。
挖掘整理总结本科室及本地区名老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临床经验,提炼具有规律和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内容,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水平。
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科室执行《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中医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符合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四、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并整合中医、西医两种手段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的优势。中西医结合科室应配置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开展中医药特色诊疗。有一定数量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并积极使用;门诊处方中,中药处方比例应占40%以上,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应占20%以上。80%以上病例接受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
开展优势病种建设,可根据当地地域特点和科室技术能力确定2—3个优势病种,确定的优势病种应具有明显的中西医结合特色,积极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最佳诊疗方案。
围绕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方便病人,探索先进的医疗管理模式。根据疾病特点,遵从诊疗规范,建立围绕明确治疗目标的医疗综合管理体系,进行“疾病单元”、“整合门诊”等管理模式的探索,持续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临床路径管理研究,逐步建立和完善若干重点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最优化诊治方案,充分体现中西医结合在病种管理方面的优势。

第四部分 专科建设

中西医结合医院应依据其在区域卫生规划中的功能与定位、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的条件与水平等基础情况、中西医结合建设工作目标与任务,分层次、分阶段开展专科建设。专科建设应突出中西医结合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体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不断提高临床疗效,以专科建设带动医院整体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发展。
一、分级管理
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中省级以上重点中医、中西医结合专科数不少于3个,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地市级以上重点中医、中西医结合专科数不少于2个。
医院可根据专科发展水平分为重点、培育、扶持三个层次进行建设与管理。
重点专科应对每年的建设情况做出总结,重点病种具有明显的中西医结合优势,临床疗效突出,其影响力辐射至区域外,医院应当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
培育专科应对建设情况做出总结,重点病种具有明显的中西医结合优势,临床疗效突出,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医院应当增加投入,争取在3—5年后成为重点专科。
扶持专科应对建设情况做出初步的总结,重点病种疗效确切,医院应当创造条件,争取在3—5年后成为培育专科。
二、专科遴选
专科项目遴选应结合医院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综合评价该专科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能力与水平、人员结构、临床研究的现状与前景、诊疗方案的中西医治疗优势和疗效水平、学术经验的继承与创新、医疗质量改进的机制与措施、基础设施设备条件等因素。
医院医疗管理部门与学术委员会应依据国家级、省级、地市级、院级等不同级别专科项目的建设标准与要求,评估医院现有专科的中西医结合工作基础以及专科重点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对专科进行遴选确定。
三、建设目标
专科建设应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以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为依托,围绕重点病种,通过总结、对比中西医治疗方法在不同的疾病和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治疗优势,进行最优化组合运用,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毒副反应、改善卫生经济学指标的目标。
医院应巩固各级专科建设项目成果,保持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在区域内或全国专业覆盖面广、运行机制良好、规模效益明显的优势,发挥其在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成果推广等方面的作用,使其成为区域内或全国的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
四、临床工作
专科项目应根据既往工作基础确定2—3个重点病种。重点病种研究应具有鲜明的中西医结合特色并保持相对稳定,专科的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与重点病种相一致。
重点病种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以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为目的,体现本专科的历史积累与创新;体现中西医治疗方法对不同的疾病和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治疗优势,并利于临床运用;体现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的综合运用。
重点病种的临床研究要通过梳理重点病种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现状、疗效水平、治疗难点和解决思路等问题,在总结老一辈名中医与中西医结合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临床疗效;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为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提供新的借鉴和条件;同时针对治疗难点,积极开展中西医特色诊疗方法与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多中心协作研究,逐步优化、完善诊疗方案。
针对专科发展的现状和需要,建立中西医结合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在组织机构、人员设置、病种管理、临床药事、医院感染、医疗安全等方面设定标准,保证专科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其中,应重点评价中、西医方法针对疾病发展主要矛盾相互配合的有效干预能力、实际诊疗过程与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符合率、辨证论治的优良率、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中药饮片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使用率、中西医结合诊疗质量控制标准的应用率等指标。
专科项目建设应明确将开展中西医结合切入点的寻找与求证作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方向。学术研究应集中在对本专业疑难、复杂临床问题的破解上,进而推进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规律的系统研究,并逐步促进中西医结合方法学的创新,从而对本专业的中西医结合工作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鼓励专科项目建设的成果积极申报政府或专业学术团体的奖励。
五、人才建设
专科中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占60%以上。
专科学术带头人应具备高级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区域内该专业领域中享有一定知名度,受聘区域内二级(含)以上学术团体的委员/理事(含)以上职务,熟悉本专业国内外进展和学术前沿动态,获得同行认可。二级医院可适当降低要求。
专科应充分发挥老一辈名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家的业务指导作用,继承、发扬老一辈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的学术经验,可聘请老中医药专家和中西医结合专家担任专科的业务顾问。
专科的人才梯队建设合理,专科学术继承人有扎实的中、西医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本专业的学术建设有创新思路,具有解决本专业临床工作中复杂和疑难问题的能力。专科其他人员应全面熟练掌握专科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方案和诊疗技术规范。
专科应建立人才培养规划,积极参与各级人才培养项目,合理安排专科人员继续教育、进修,定期开展中西医结合学术讲座与技能交流,提高全科人员掌握、运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的能力。
六、信息及宣传
逐步建立专科信息库、专科诊疗模块及专科数据统计分析模块,运用数字信息手段,保存及应用数据信息,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的评价提供支持。建立信息网络,开展远程会诊。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开展宣传,展现中西医结合的技术创新与临床成果。
七、协作交流
各级专科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协作交流,以协作组等形式开展临床研究工作。国家级重点专科应开展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中医诊疗方案应用和验证工作。
协作开展研究的范围包括:重点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整理、验证、完善、优化、提高与推广工作;中西医结合临床科室名称、病种名称的规范问题;中西医结合临床科室中医诊疗设备、现代设备配备标准等有关问题;中西医结合临床药物、技术、诊断方法的范围和内涵等有关问题。协作工作还应包括构建学术、技术交流平台,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协作、技术指导、技术推广和科学研究,促进专科临床技术创新和学术进步。
专科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学术优势、技术优势,通过举办学习班、培养研究生、接收进修人员等多种途径,面向区域或全国培养高水平、高层次的专科人才,促进相关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八、保障措施
各级专科应制定并实施建设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具体措施,并在建设过程中逐步满足各级项目在业务规模、设施设备、人才结构、诊疗方案、学术研究、经验继承等方面所设定的条件。
医院应通过医务等职能部门对专科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与考核制度,并对照计划定期对专科业务发展、经费使用、人才培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应用、学术研究、对外协作与信息网络建设等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医院应优先满足重点专科的病房和门诊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投入、设施设备配置等要求,符合建设项目的规划与实际需求,逐步使其成为医院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的示范科室。

第五部分 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是促进中西医结合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以提高疗效为核心,提升中西医结合临床服务能力为宗旨。
一、目标和定位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以继承传统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探索中西医诊疗的最佳结合点,完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逐步形成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体系,在疾病诊疗和研究方面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
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是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重要力量,不但要承担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研究,还应围绕临床关键问题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和理论研究,逐步成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主体。
二、原则和方法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应围绕临床需求,紧密结合临床工作,重视临床诊疗数据积累,探索和提炼中医、西医方法在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应用指征、联合应用的时机及合并症应用的选择,寻求中西医结合的最佳形式与时机,研究中西医结合最佳诊疗方案。
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强化中医药理论指导、以多学科协作及方法应用为手段,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探索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模式,促进中西医结合学术创新。
三、方向和重点
围绕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疑难疾病,结合医院确有疗效的诊疗方法和技术,开展临床研究。
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提炼总结中西医结合优势突出的病种的诊疗规律和模式,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疾病疗效评价方法和体系。
继承传统中医药精华,重视名家学术经验传承研究,开展临床疗效明显的经验方和特色制剂的研制及开发应用研究。
针对临床关键问题开展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揭示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作用规律和疗效机理,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推动中西医结合在理论上的创新与突破。
促进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形成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诊疗方法、技术和药物,积极应用和推广。
四、科研管理
围绕本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目标,制定体现中西医结合优势的研究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规划和计划的组织实施和落实。
建立符合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规律和发展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课题申报、评审立项、过程管理、实验记录、经费使用、资料归档、考核奖惩、成果鉴定及验收等,通过制度和机制保障促进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高效运行。
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鼓励和吸引多学科高端人才参与中西医结合临床及应用基础研究,保持、培养和造就结构合理、高素质、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专兼职临床研究人才队伍。
加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平台建设,提供能满足临床需求的科研服务。抓好研究室(所)、实验室的规划和建设,有条件的医院争取创建省部级以上的重点研究室和实验室。
拓展符合中西医结合医院特点的临床成果转化途径,展现中西医结合的技术创新与临床成果,促进中西医结合新技术、新方法、新药物的临床推广使用。
五、考评和激励
健全科研业绩考评制度,建立符合中西医学结合特点的临床和科研相结合的综合绩效考核体系。根据从事研究工作量和研究成绩(包括学术论文、科技奖励、科技成果、承担项目、申请专利、成果转化等),建立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业绩考核与奖惩紧密挂钩的业绩考核制度。加强科研激励机制,制定有利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科研优惠和奖励政策。

第六部分 药事管理

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药事管理以提供安全洁净、质量可靠、调剂科学的中西药物为核心,以满足临床需要为宗旨。
一、药房设置
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药房包括中药房、中成药房和西药房。中成药房和西药房可以设在一起,但应分区域,面积符合规定,并满足医院临床需要。
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应设有中药饮片库房、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库房、中成药调剂室、周转库、中药煎药室。中药房应当远离各种污染源,有有效的通风、除尘、防积水以及消防等设施。中药房、中成药房、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中成药调剂室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中药房的设备(器具)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中药房主任或副主任中,应有副主任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中药饮片质量验收负责人应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或具有丰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老药工。中药饮片调剂复核人员应具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煎药室负责人应为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煎药人员须为中药学专业人员或经过中医药管理部门、学术团体或医院等部门培训后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
二、中药饮片管理
中药饮片的管理严格执行《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中药采购制度、进货渠道要符合相关规定。建立有健全的中药饮片验收制度并认真落实。建立有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拥有保证质量的管理制度和设施条件。建立有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包括散装中药饮片和小包装中药饮片),严格处方审核,调剂复核率100%,每剂重量误差应在±5%以内。按要求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并且小包装中药饮片的色标和规格符合相关要求。
三、中药煎药室管理
中药房需设立中药煎药室,为患者提供代煎药物的服务,煎药室的管理要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对煎药机等相关设备,建立并执行标准化操作程序,严格煎药的质量控制、监测工作。药剂科负责人要定期(每季度至少一次)对煎药工作质量进行评估、检查,征求医护人员和住院病人意见,并建立质量控制、监测档案。煎药室要布局合理,煎药室工作区和生活区应当分开,工作区内应当设有储藏(药)、准备、煎煮、清洗等功能区域,配备完善的煎药设备设施和辅助用具,流程合理。煎药室面积与本单位的业务规模(煎药工作量)相适应。煎药操作方法符合要求。待煎药物先行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剂药一般煎煮2次,煎煮时间根据方剂的功能主治和药物的功效确定。凡注明有先煎、后下等特殊要求的,按照要求或医嘱操作。煎药室应当定期消毒,并进行消毒记录,要建立煎药设备设施、容器的清洁规程,要对每日的清洁状况记录清洁记录,以确保临床使用的清洁。煎药机、煎药设备等要具有二煎、先煎后下的功能(2009年4月份之前购买的煎药机可以达不到二煎、先煎后下要求)。
四、中药调剂与给付
中药调剂要严格执行《关于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有关问题的通知》。
五、中药制剂管理
中药制剂管理要按照《关于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的意见》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第七部分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要途径。中西医结合医院要根据国家有关护理工作的规范和要求,开展具有中医内涵的护理工作。
一、原则和目标
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中医护理要坚持从临床实际出发,以患者为中心,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促进中医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护理水平。
二、组织实施
中西医结合医院要参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开展中医护理工作。要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和发展目标,在医院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制定贯彻落实《指南(试行)》的计划和措施。对护理管理部门的职能和护理管理人员的职责要有明确界定。不断加强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定期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
每个科室要结合自身特点,开展2项以上的中医特色护理。根据《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实施中医护理常规并开展专科(专病)中医特色护理,建立专科(专病)护理规范,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三、人员管理
病区护理人员结构合理,实有床位数与在岗护士人数的比例不低于1:0.4。根据护理人员的水平和特点,制定护理人员中医培训计划并建立落实措施;根据各临床科室的特点,编制本科《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护理基本操作》。护士要熟练掌握本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护理基本操作,能够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第八部分 文化建设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医结合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体现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西医结合为主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和优势。
一、原则和目标
中医药文化建设范围非常广泛,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在建设中,要坚持突出特色,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坚持统筹规划,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坚持因地制宜,按照总体要求,从医院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建设工作充分体现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坚持促进发展,紧紧围绕医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独特的中医药服务。
二、主要内容
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药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根本,主导着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在医院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应结合医院自身特点以及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特点,通过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医院宗旨、发展战略、院训、歌等方面加以体现。
行为规范是中医药文化在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执行方式,是保障医院及其职工的行为遵循和体现中医药文化的主要手段。在中西医结合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应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及员工手册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从语言、举止、礼仪以及服务方式、服务流程等方面,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促进服务价值、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升。
环境形象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医院展示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途径。中西医结合医院要从建筑风格、内部装潢、诊疗环境、形象识别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庭院、大堂、走廊、候诊区、诊室等区域,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在全院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三、组织实施
中西医结合医院要以战略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制定和实施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要将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作为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近期与长远结合,立足自身历史传承、建设发展情况及实际,明确发展目标,突出建设重点,细化建设要求,做到指标量化、职责明确。
中西医结合医院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从事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加强对职工尤其是青年医护人员的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训,努力提高全员的中医药文化素养。

第九部分 预防保健

预防保健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是落实党的十七大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重要举措。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有利于促进中医药全面继承与创新,进一步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拓展对中医药的新需求,扩大中医药服务的新领域。
一、基本要求
中西医结合医院应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计划,明确具体措施,建立并执行基本服务规范和技术操作规范。
中西医结合医院应按照《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合理设置和建设“治未病”服务提供平台,做好整体规划,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完善服务区域设置和相关设备设施的配备。明确定位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健康干预区域、辅助区域等区域。配置健康状态信息管理、健康状态辨识及风险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教育、健康干预等设备。
二、服务内容
中西医结合医院应按照《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服务基本规范》,规范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中医预防保健科(“治未病”中心)应适时、实时采集服务对象健康状态信息,建立健康管理数据库,开展中医体检和健康评估,运用中医预防保健技术,提供个性化、系统、全程、递进的干预服务,防范服务对象健康风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效果评估工作。
三、人才队伍
人员配备满足“治未病”服务功能的需要,应当包括中医执业医师、“治未病”服务职业技能人员、医技人员、中药师、护理人员、管理人员等。专职医护人员应当不少于6人,中医类别人员不低于70%,其中应当有一名具备副主任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预防保健科(“治未病”中心)要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全员培训,尤其是常用中医预防保健技术的培训,使全体医务人员理解中医“治未病”理念的主要内涵、了解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意义、掌握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技能。